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9
0
自我挑戰組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系列 第 19

《道德經》Day 19:日損無為,真善包容,生死無懼

  • 分享至 

  • xImage
  •  

(第48、49、50章)
昨日談到接受不完美與回歸本真,今天聚焦《道德經》第48、49、50章:

第48章:日損無為——放下執著,專注本質。
第49章:真善包容——以誠待人,不因對方改變自己。
第50章:生死無懼——不執著於結果,自然遠離恐懼。

三章合起來,像一幅人生修煉的次序圖:
修養上,放下多餘;心性上,保持善意;處世上,坦然面對。

原文區

通行版 第 48、49、50 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帛書版 第十一章 無爲(48) / 第十二章 德善(49) / 第十三章 生死(50)

爲學者日益 聞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爲 無爲而無不爲
將欲取天下也 恆無事 及亓有事也 不足以取天下

聖人恆無心 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善之 不善者亦善之 德善也
信者信之 不信者亦信之 德信也
聖人之在天下 歙歙焉 為天下渾心 百姓皆屬耳目焉 聖人皆咳之

出生 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而民生生 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 以亓生生也
蓋聞善攝生者 陵行不辟兕虎 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椯亓角 虎無所措亓爪 兵無所容亓刃
夫何故也 以亓無死地焉

白話翻譯

  • 第48章:求知是「增加」,求道是「減少」。不斷刪去不必要的欲望與追求,最終達到「無為」的狀態。這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妄為」,因而能「無不為」。想治理天下,要順應自然(無事),若執著於作為(有事),反而無法成功。

  • 第49章:聖人無成見,與人相處不因善惡而改變自己的德行。以一致的善意和信任對待眾人,像赤子般純真包容。

  • 第50章:人從出生到死亡,追求生存的人占十分之三,走向死亡的人占十分之三,因過分追求生存而把自己推向死亡的人,也占十分之三。為什麼?因為他們太執著於「活得用力」。聽說善於養生的人,走在路上不怕兕(犀牛)或虎,進入戰場也不會被兵器傷害。兕找不到地方刺角,虎無處下爪,兵器無從刺入。為什麼?因為他不被生死得失所困(無死地),自然遠離災禍。

意思整理與生活例子

  • 日損無為(第48章)
    追求道,不是累積更多,而是刪減多餘。
    生活例子:每天刪掉一件不必要的待辦事項,專注真正重要的事。少一點雜音,多一份清明。

  • 真善包容(第49章)
    不因他人的善惡而改變自己的善意,真正的修養是不被動搖。
    生活例子:與不合作的同事共事,不陷入抱怨,而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一份。這就是「德善」「德信」。

  • 生死無懼(第50章)
    執著於得失,反而讓自己落入險地;放下執念,反而自在安穩。
    生活例子:上台演講,不執著名次,只專注分享,結果往往更好。

結語
《道德經》48–50章提醒我們:

  • 修養:放下多餘,簡單自在。
  • 心性:以善待人,不改本心。
  • 處世:不懼挑戰,無懼生死。

帶著三個小問思考:

  • 我今天能放下一件不必要的事嗎?
  • 面對不同的人,我能保持一致的善意嗎?
  • 在挑戰或不確定中,我能放下對輸贏的執著嗎?

試著練習,或許你會發現:少即是多,包容能化解衝突,而坦然能帶來真正的安定。

參考


上一篇
《道德經》Day 18:大成若缺,知足常足,日損致道
下一篇
《道德經》Day 20:道生萬物,知始守母,益而不害 —專案進行三部曲
系列文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2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